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合对话全固态电池产业研讨会杭州召开

2024-06-24 浏览:56,943 来源:湖北商报网编辑:admin标签:

文章导读
锂电产业已进入新一轮的技术迭代期,“全固态电池技术”站在了决定下一个十年产业新格局的重要节点,正逐渐……

锂电产业已进入新一轮的技术迭代期,“全固态电池技术”站在了决定下一个十年产业新格局的重要节点,正逐渐引领着能源产业的新变革。如何投身该行业、构建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产业新格局?

6月15日,一场汇聚全固态电池权威专家及龙头产业主体的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聚焦全固态,发展产业链”为主题,2024沫水科技“顶尖科研·能源产业研讨会”旨在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为相关企业提供最前沿的科研进展与产业焦点内容。

ff3bf871-5aa4-4d33-83ae-65da07d0be4d

专家报告共探未来

会议邀请了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固态电池产业链关键决策人,包括正负极材料企业、固态电解质企业、设备工艺企业等代表参会。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溧阳中科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凡作了“全固态电池技术研究进展”专题报告,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育京教授作了“固态电池功能复合界面的微观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主题报告,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世明分享了“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量产方案”,国轩高科固态电池研发总工潘瑞军针对“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和电池结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蜂巢常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国红提出了“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本次研讨会安排了闭门会议环节。大家围绕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研究、产业化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共同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

材料和装备不断迭代

“目前无论是产业界还是学界,大家普遍认为固态电池的界面是重中之重。而且在固态电池界面而言,它很薄,要实现原子级别的分辨率,确实困难比较大。”现场专家表示,时下无论是对于材料的研发,还是电芯的前端基础结构的认知,大家还是不完善的,这是全球范围共同的问题。“我们团队的角度而言,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从材料的最底层的逻辑,最微观的角度,比如说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去认识到它最关键的科学问题。”

其实该领域早就引起了产业界的关注。作为研究者,刘育京认为一方面要不断攻坚技术问题、理性认识产业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研究要以产品应用为导向,思考产业化。

一方面是基础材料在研究迭代,另一方面,全固态电池如何去装备制造?

“现在全固态电池确实比较火热,但是全固态电池的制备领域跟液态电池的制备方式方法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高能数造销售总监段晨光分析道。

比如说液态电池里有隔膜,但是全固态电池没有,于是其正负极之间跟电解质之间维持这个界面的支持能力,就要靠固态电解质这个部分来完成。“我们的设备就要在正负极之间做一些界面化的优化,这个难度是非常高的。”段晨光表示,因为不仅有关于装备的问题,而且跟材料自身有非常大的关系,比如说膨胀、收缩以及它在充放电过程之中的一些变化的特性,包括其韧性,导电率等等。

因此,全固态电池装备行业的发展,目前还是要紧跟固态电池方向的科研及产业端的客户的发展。时下全固态电池还没有到量产阶段,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实验级以及小试阶段。“当然现在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我们产业有一个促进的作用。有企业已经走到前面了,就是偏中试的阶段,我们也已经到了这个方向。”

9d7cfc74-0a0f-4879-9191-98a149e8dc0b

聚力推动全固态产业发展

“全固态电池应该说目前已经是公认的锂电池终极发展方向了,而且它的材料体系也相对比较确定,大家往着共同目标在探索,目前整个产业链充分被调动起来了!”专家表示,预计未来3年到5年,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包括原材料以及设备工艺等企业都将加速发展。

现场专家认为,目前全固态电池产业仍然需要从政府引导、科研院所助力、资本跟进、企业落地的闭环入手,构建一个完整生态。

全固态电池的基础科学问题的解决仍然十分重要,工程化、工艺化中的问题也都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实现突破。因此,全固态电池0-1的关键节点,政府支撑和资本保障等都非常重要。

从1到100的放大过程中,市场力量就不容小觑。随着全固态电池的性能优势以及性价比逐渐提升,市场容量的不断拓展将进一步提高全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渗透率。

基于全固态电池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特点,现场专家认为:“全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以及军事领域的应用会更快。”(图文:卢恩伟 应方方)

来源:中国网

首页 | 头条 | 产业 | 科技 | 楼市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生活 | 滚动 |

Copyright @ 2024 湖北商报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